而今,数字赋能“新质生产力”,激活高原经济新脉动。当“青字号”品牌的沙棘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走向世界,当冬虫夏草有了区块链“身份证”,当藏毯编织接入智能生产系统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产方式的革新,更是生产要素的重构。在青海,一些企业正通过“智改数转”,缩短产品研发周期,提高生产。
数字浪潮奔涌而来,青海企业正全力以赴,在数字化转型新赛道上加速奔跑。这片72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大地上,一场以数字技术赋能生产力的变革正在发生——推动绿色算电“双向奔赴”、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,乘“数”而上、驾“云”前行,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企业勇当“数字先锋”,锻造产业升级新引擎。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青海高景绿色生产中的应用不断加深。企业插上“数字化”翅膀,制造业现代化生产全新场景在这里成为现实。传统产业“老树发青枝”的同时,新兴产业“新芽成大树”,青海建设了一批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,推动生产制造方式向数字化、精细化转变。让我们深感: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,而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。
政府当好“数字舵手”,构筑转型发展新底座。近年来,青海聚焦聚力生态文明“高地”和产业“四地”建设,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,增强数字政府效能,优化数字社会环境,构建数字合作格局。在青海,全国首个100%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拔地而起;5G基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截至2024年11月底,5G基站总数达2.34万个,5G融合各行各业应用实现突破。政府通过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,从构筑数字产业、数字科研基础和推动数字产业生态、数字用户消费应用以及人才支撑等方面作出顶层设计,为工业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,从而让高原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人可用、有智可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