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 世纪 90 年代,我国在塔里木盆地展开石油大会战。然而,在钻探过程中产生了不少伴生气,由于当时主要目标是开采石油,缺乏采集和回注装置以及管网建设,这些伴生气只能放空点火烧掉。不少人看到沙漠里 “点天灯” 的现象,觉得十分可惜。鉴于此,有人提出利用天然气建设 “大化肥” 项目。当时,除了新疆塔里木的伴生气,海南的莺歌海也发现了气田。国家因此提出在海南和塔里木各建三套 “大化肥” 项目的设想。但最终,这一计划并未完全实现。在海。
西气东输工程作为中国距离最长、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,宛如一条能源巨龙,横跨祖国大地。它西起新疆轮南,东至上海,途经新疆、甘肃、宁夏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等 9 个省区,全长 4200 千米。
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,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。从能源结构方面来看,我国能源工业发展迅速但结构不合理,煤炭占比过高,大气环境不断恶化。而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,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变。据统计,截至 2021 年,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突破 1000 亿立方米,促进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由 2003 年的 2.4% 提高至 2021 年的 8.9%。
在经济发展方面,西气东输工程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了条件,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。例如,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,西气东输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、管道投资的 67% 都在中西部地区,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。同时,该工程也带动了东部、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,拉动了机械、电力、化工、冶金、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。据资料显示,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 亿元,不仅是过去十年中投资最大的能源工程,也是投资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,惠及人口超过 4 亿人。